
- 居然真有人重复报销电子发票!电子发票重复报销风险大吗?
- 近日,我一会计朋友,某天在审核报销的电子发票的时候,突然发现一张电子发票很眼熟,然后翻看了前几天的发票报销记录,果然,这张发票之前已经报销过,今天又被拿来报销;朋友找到经办人,经办人开始还否认,在事实面前,他只好讪讪的说,是疏忽,不晓得这张发票已经报过,朋友也不好多追究,给老板汇报,老板也简单批评了经办人两句,然后就把锅开始网朋友头上甩,认为不让重复发票报销,是会计审票应该做的,出了问题,会计要想办法。把我那朋友气的不清。

电子发票推行时日已久,应用的场景和行业也越发的广泛,电子发票不需要印制纸质票,可远程领取电子发票、无需往返税务机关,能大幅节省企业在发票本身上的成本,还节能环保,何乐不为,所以电子发票的推广和普及效率远比一些新鲜事物来的快。对于报销来说,还可以可以通过打印电发票来报销,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可是,对于会计来说,问题就大了。电子发票可以无限次打印,就产生了重复打印、重复报销的可能性,而且还存在篡改报销的风险。
电子发票重复报销风险大吗?
笔者感觉,很多财务人员过于担忧电子发票重复报销风险了。
在没有电子发票时代,是否存在员工利用假发票虚报费用、利用“真”发票虚报费用的现象?那也是或多或少存在的。
管理稍微完善一点的企业,员工要想报销费用,并不是仅仅靠一张发票就能报销的,一定有相关业务的文件支撑(出差、开会、招待、采购),并要经过内部流程审核。所以,光靠重复打印的电子发票,要实现虚报是有很大难度的。
电子发票重复报销的风险,其实远远小于假发票或“真”发票(发票本身是真实的、但费用不真实)报销的风险。
电子发票重复报销要不要加以专门控制?
针对电子发票重复报销风险,改造OA系统,由报销申请人手工输入发票号码,从而避免重复报销,这是不少企业目前采取的一种做法。
上述做法是否可取?从技术手段来讲,这是一种有效做法。但笔者并不太赞成这种做法。
为什么不赞成?是因为现在很多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时,往往已经忘记内控的目标和原则,内控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为此,成本效益原则是内控原则之一。
现实中,企业相关人员为了免责,往往对一些并不算大的风险,增加大量控制成本,反正这种控制成本增加是由组织承担的,出现问题却很可能自己要背锅或担责。
但从组织整体角度来说,这种控制往往并不划算,违背成本效益原则。
电子发票重复报销会带来什么风险?可能因为虚假报销增加企业成本,其次,这种重复报销会带来一定的税务风险。 但前面分析可以看到,企业费用报销是有一系列相关控制的,就算不对电子发票进行专门查重工作,员工想要利用电子发票重复报销漏洞,套取大额费用,基本是难以实现的;如果是小额零星重复报销,那么带来损失并不是很严重。
防范措施会增加什么成本?OA系统改造的成本、申请人填写发票号码的时间成本(这种隐形成本难以计量、容易被忽视,但可能是比较大的),或者建立Excel台账,也会增加人工成本。
因此,对于电子发票重复报销一事,各家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防范措施。了解更多电子发票报销问题,欢迎关注悦报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