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正文
企业费控如何做才能有效?财务人员这3个方法一定要学会
费用控制最大的难点——明明问题出在各部门,矛盾却集中在财务。

小型企业或初创公司制度啥的都没有,开支标准、预算什么都不要想了。费用控制主要靠老板一支笔或老板娘一双眼,同意了就报,不同意就不干事。

 

但发展到中型企业肯定会出问题,如果事事都要找老板请示能把他累死,累不死也没时间扩展业务了。


 


费用分析的要点

 

费用分析的方向

 

费用的构成:反应公司现阶段重点的方向。

 

是否超出预算:战略的牵引,管控水平不行,反应公司内控管理不足。

 

费用使用的效率:发生的费用是否能够给公带来同等的收益。

 

税务风险:只是需要形式上的合规。

 

费用预算应该怎么管

 

一、关注业务活动而不是预算数字

 

很多财务人员喜欢把成本费用当成一个科目,当成一个金额,总忙于对比与预算数字的差异。这样是不够的,成本费用为什么会发生?是因为发生了相应的业务活动,背后是人在做这项业务活动。财务人更应该看到每一笔成本费用背后是业务活动和人。帮助人去改善业务活动,帮助他们找到驱动力,给他们激励;分析业务部门在追求的目标跟公司的战略要求是不是一致的。

 

与其问成本为什么在超支,不如问成本因为怎样的客户需要而产生,有没有创造客户产生的价值,这其中有没有不应该的损失;业务人员从中获得了哪些可以衡量的的成就,有什么样的经验可以分享,可以做些什么帮助业务分享这些经验。

 

二、做选择题而不是判断题

 

成本费用支出不仅是减少了利润,而是在让公司离目标更接近,是能够带来新的业绩回报,所以,应该把成本费用当做一项风险投资,自然就可以做投资回报分析,用投资回报率的方法对项目对被投资人排优劣,对将产生的费用按投资的潜在价值回报和对战略的重要程度决定投资的优先级。有了优先顺序,就更容易做出选择。

 

所以,费用控制,是在一系列活动中建议业务部门如何做出选择。不是能或不能,而是应该选A还是应该选B。

 

三、动态的资源分配

 

传统预算被用作一种授权管理工具。为了控制预算,就去控制额度,通过这种方式约束费用的发生。但是,如果把预算比作一堵墙,墙建得再高也可能被翻过去,或者这就叫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财务用预算控制业务的支出,也可能因预算受制于业务。常见的问题是,财务在发现业务问题时,预算成为业务的挡箭牌,“为什么不能批?我们预算还没超啊”,业务如此振振有词。


 

 

悦报销系统为企业定制了一套支出管理方案,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比如差旅费报销,以前要借备用金走流程,或者自己先垫钱,现在直接审批走完在APP端订酒店、订机票、订外卖等等消费,企业直接支付,连报销都省了;每位员工因为级别不同报销标准也不一样,过去报销要人工查,超支不给报当事人会很没面子,有悦报销系统提前把每个人标准设定好,付钱时超标了实时提醒,超标的部分能用自己支付宝或微信付;发票问题更好解决了,员工在APP端的消费悦报销系统统一按消费场景开票,信息透明公开,贴票环节都可以省了;有了信息系统,审批是最简单的,人在外面出差,所有信息已传回公司,全是线上,还没到家审批就能走完,节约了大量时间。

悦报销系统对财务最大好处是不用和业务面对面了,预算额度、标准已经提前嵌入SaaS系统,系统判断是否超规,财务也没办法随便调整。另外跟企业OA/HR/财务/ERP系统都打通,极大提升工作效率。消费的数据实时准确可访问,不用担心因为报销的滞后费用项对不齐而无法进行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