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正文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到底是个啥?企业如何建设最理想的财务共享中心?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正在许多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集团公司兴起并推广。企业逐步进入数字化转型,从财务人角度讲,财务共享中心也是必然趋势。

财务共享中心是将企业开设在不同国家、地区的实体的会计业务集中到共享服务中心来进行操作和处理,在许多跨国企业和大型集团企业都有应用。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企业集中管理模式在财务管理中的最新应用。其目的是通过有效的运营模式,解决大型集团公司财务职能建设中重复投资、效率低下的弊端。许多财富500强企业已经引入并建立了“共享服务”的运营模式。根据埃森哲在欧洲开展的一项调查,在欧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30多家跨国公司已将其财务运营成本平均降低了30%。


适合设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财务企业、服务企业、制造业销售网点、连锁企业、通信服务业;技术条件下不适合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制造业工厂、勘探业工厂、信息化程度低的企业等。


财务共享中心该有哪些特点呢?


一是流程覆盖全面。财务共享中心的业务范围,主要是与管理决策相关性较低、规律性强、重复性高的工作,包括资金结算、费用报销、付款、收款、固定资产核算、成本核算、总账到报表、会计档案、纳税申报等。


二是标准化程度高。组织内部按照流程、业务模块分工明确,保证了服务的质量与效率。财务共享中心的每一个模块都分工非常明确,而且大家只需要对自己固定的工作内容负责。


三是自动化程度高。从交易数据采集、财务处理到数据分析,流程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应用了如电子报账系统、电子影像系统、电子档案系统、资金管理系统、发票系统、税务系统等,极大地提升了财务共享中心的业务效率和服务能力。


四是人工成本相对较低。财务共享中心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企业减少人工成本。一个财务人员可以处理几个公司的相同岗位的业务,从而在业务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了人工成本。


企业理想的财务共享中心包含哪些内容?


常见的财务共享平台主要包括费用报销、采购到付款、订单到收款、存货到成本、以及总账到报表等财务流程,重点解决了效率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等问题。除了上述常见的财务共享流程外,还需要以下功能的支持:


(1) 流程改进


流程改进的目标是,使近期的流程改进与短期的绩效目标和长期的投资目标、战略目标相吻合。流程是财务共享的基础,现有流程、尤其是与财务相关的流程需要分析、评估和改进,包括投资、项目管理、销售业务、采购业务、存货管理、资产管理、质量管理和成本管控等方面。如果财务共享能够聚焦于改进投资目标、绩效目标相关的流程,那么财务共享取得的效果就会最大。


(2) 预算管控


预算管理是推动企业抓住发展机遇的重要保障。基于收入、成本数据以及对市场机会的整体把控,财务需设置合理且具有弹性的预算管理模式,从而搭建动态的运营和资本预算平台,同时进行有效的预算预警和无效、虚假费用评估。


(3)绩效管控


如果无法监测每一个投资目标、绩效目标的进展情况,那么很难就投资项目的管理进行改进。而绩效目标平台能够帮助决策层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基于战略目标和投资项目,结合决策层决策需要的财务指标,对阶段性投资执行情况、绩效目标进行量化评估。


(4) 投资管控


投资管控平台能够清晰的反映出来每项业务板块是否知晓自己遇见了“天花板”,并能够针对不同情况给出相应的战略调整。例如,对于一些新兴行业领域,潜在需求正在形成,未来的市场容量难以估计,投资管控平台是能够找到和培育细分这些新兴行业领域里面具备领军地位的“独角兽”。


(5)收入管控


第一是预测能力,财务团队需要基于市场能力测算收入,对总体收入目标进行拆分,按照业务板块和产品类型进行分解,计算它们的预期收入、组合和种类。第二是评估能力,反映各项业务板块收入构成和预算完成进度,评估绩效目标、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差异分析,以利于决策层预测潜在风险与寻找新的机会;第三是监督能力,需要对业务进行监督,潜在的机会流失、可能的舞弊风险都能够找到线索或原因。


(6)成本管控


完成流程改进、收入管控后,财务团队需要搭建企业的成本管控平台,既要预估完成收入目标所需要配置的资源,又要监测成本的变化和发展趋势。通过对各项业务的成本评估或资源消耗预测,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充分发挥共享平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