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正文
没有发票会计要不要做账,老会计给你支招!
会计的责任,就是真实的反映经济业务,跟是否取得发票无关。

发票报销是财务常见问题,但无发票入账也是常见,相信很多人在面对无发票也要入账的情况下是想哭的。做还是不做?做又要如何做?这都是让人头疼的问题。
所以面对无发票入账的问题到底要如何做,才能够做到合规合理?

会计的责任,就是真实的反映经济业务,跟是否取得发票无关。


在经济业务,属于增值税应税范围的,可以按照规定索取发票,并作为会计做账的原始凭证。但是,如果即使属于增值税应税范围,没有取得发票,也应该做账并真实的反映经济业务。


另外,经济业务中,也有一部分不属于增值税应税范围,根本就不可能取得发票,比如交税取得就是缴款书,难道你也不做账了?还有,对境外进口货物的支付,境外谁给你开具发票,难道也不做账了?


还有,对于企业内部的很多经济业务,也是不需要发票的,但是还是必须做账,比如生产企业生产领用原材料。


根据税法规定,对于应该取得发票而没有取得发票的,只是在税前扣除时最多需要纳税调整。


一、会计做账的凭据一般有那些?


所谓“会计做账的凭据”就是指会计凭证中的原始凭证。


那么在我国目前国情的情况下,实务中有那些具体的原始凭证呢?


1、发票(最多的,也是常常被提起的);


2、外企业开具的收据;


3、财政非税收入专用收据;


4、中国人民解放军或武警部队的财务专用收据;


5、医院、学校等使用的专用收据等;


6、捐赠收据;


7、银行、邮政、铁路等部门收费凭据等;


8、企业内部自己的工资表、奖励单、付款单、收款收据、成本核算资料、实物发放资料等;


9、资产被盗报警资料、法院裁定(判决、调解书)等。


以上仅仅是个大概,实务中会遇到各种千奇百怪的原始凭证,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是不是只有正式发票才能做账吗?


由于我国税收管理在很多时候过分倚重了“以票控税”,给一些初涉会计职场的人一个误会就是——会计做账必须要见到发票才能做账。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区。
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真实反映经济业务,有些经济业务本身就不需要发票。


1、仅仅是反映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


可以使用收据、借款单以及合同、银行回单等作为做账依据。比如预收定金、支付欠款、资金拆借等。


2、发生的业务属于非税经济业务


比如企业双方签订了合同,但是还未履约就有一方违约,最后法院裁定或判决违约方向守约方支付的违约金。此时由于还未涉及到应税,故支付违约金就不涉及发票。但是,双方可以依据法律文书、银行回单等作为做账依据。


实务中,类似这种情况的很多。


3、特殊部门使用的特殊票据


所谓特殊票据就是除税务发票以外,国家或税法认可使用的票据。具体包括有政府财政部门的非税收入专用收据、军队与武警使用的收据、医院与学校等使用的收据、银行收费凭据、邮政部门收费凭据、铁路收费凭据(含火车票)、航空公司收费凭据(含机票)等等。


这些特殊票据在现实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并且大多数也是被国家相关部门认可的。


因此,这些特殊票据,虽然不是税务发票,但是实务中可以起到发票相同作用,多数都能在税前进行扣除。

问:企业所得税如何缴?


答:主要看征收方式,分两种情况:


一查账征收没有成本票会增加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导致会多交企业所得税


二核定征收已收入来核定,那所得税就=收入*应税所得率*税率,没有成本票并不会引起所得税增加,不过核定征收现在很难申请了,


问:无法取得进项票,有什么应对措施?


答:


一筛选供应商,优选愿意提供发票的供应商;


二变更供应商,如果供应商可以申请优惠政策,可降低风险;


三改变企业资深企业,尽量申请核定征收或企业缩短供应链,将供应商边缘企业的一部分进行采购;


四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充分利用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将所得税税负降到5%-10%,来降低总成本。